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高雄路18号海洋大厦22层
手机:0532-55552666
电话:0532-55552666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高雄路18号海洋大厦22层
手机:0532-55552666
电话:0532-55552666
新华社客户端青岛3月16日电(记者李紫恒、王凯)记者了解到,自青岛市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当地各行业众志成城全力抗疫,保障百姓健康与城市运行安全。
在青岛胶州市卡纳源筑小区核酸检测点,来自当地一家口腔医院的志愿者赵秋瑶已经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
赵秋瑶(右)与同事在采样间隙进行例行消杀。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赵秋瑶(右)与同事在进行核酸采样。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当地政府要求,从3月11日开始在全胶州市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拆封、取样、收集、消杀,每进行一例核酸检测,赵秋瑶都要进行这4个步骤。她向记者算了一下:小区2700多名居民要进行核酸检测,全部检测完她大约要来回抬手臂1万多次。
当记者见到这位1996年出生的姑娘时,她的胳膊已经很难抬起来了。
“早晨4点半就来到检测点开始准备。”核酸检测间隙,赵秋瑶告诉记者,她和一位来自当地三里河街道办事处的搭档每天都提前一两个小时到位,除了清点、检查防疫物资以外,更重要的是测试设备,防止电子设备故障给核酸检测工作带来麻烦。
正在现场指挥的卡纳源筑小区核酸检测点临时党支部负责人邢涛说,卡纳源筑小区总共1348户、2700余名居民,目前已全部核酸检测完毕。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坐月子的妇女等居民,他们还专门组织了一支队伍登门进行核酸检测。
胶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祝春雷说,胶州市以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为基础,在全市730个检测点全部成立临时党支部和青年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据了解,胶州市调集来自45家医疗机构的2305名志愿者,组建成1237支采样队,每天12小时满负荷运转,全力保障核酸检测顺利进行。
市民在青岛市市北区一检测点排队等候核酸采样。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市民在青岛市市北区一个核酸检测点接受核酸采样。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青岛市市北区一个核酸检测点在对流动人口进行核酸采样,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青岛市市北区一个核酸检测点的工作人员在为市民采样。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疫情当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很普通但并不平凡,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担当疫情防控的“守门员”。
2022年3月4日,青岛新华安邦国际安保服务有限公司接到青岛市南区、即墨区管控部紧急通知,要求增派安保人员到辖区各个隔离场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新华安邦克服一切困难。一周时间由50人增加到150人。为保证服务品质,每批做到岗前培训,并迅速成立督查大队,不定时到各个区各酒店督查培训。
据了解,自2020年12月以来,新华安邦共为青岛市即墨区、市南区10余处疫情防控隔离场所提供安保服务18000余人次。
图为青岛新华安邦国际安保服务有限公司部分在一线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受访者供图)
在此次莱西、黄岛疫情中,有一支默默无闻的队伍,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志愿加入服务抗疫的队伍,他们就是青岛红十字搜救队。
3月12日中午12点24分,当记者正在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采访时,队员朱光鹏和其他5名队友,刚刚从莱西返回位于城阳的驻地。
图为朱光鹏(右)与队长李延照交流当天的物资运送情况。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早晨8点就到位了,往莱西送去90多箱防护服、隔离面罩、护目镜等防疫物资。”朱光鹏说,按照指挥部统一安排,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往莱西运送防疫物资。他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安全,他和队友们都全副武装,将物资运送到莱西与即墨交界处,然后便驾车返回。防疫物资则由莱西的同志“接力”运送分发到有关地点,“全程无接触”。
正在驻地清点物资的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长李延照说,除了负责运送物资以外,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在此次疫情中还负责莱西、黄岛等地的部分消杀工作。
“通常晚上11点多接到指挥部消杀命令,我们就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然后在路边我们专门扎的帐篷里睡1个多小时,不到5点继续起床干活。”李延照说。
李延照在整理防疫物资。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据了解,自2022年3月3日至今,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对莱西、黄岛,即墨、城阳、崂山等区市共出动志愿者988人次、车333台次,消杀267个区域,消杀面积2784606平方米,转运防疫物资8批次。